3月15日下午,我市消防部门在不打招不通气的情况下,采取“双随机一公开”的方式,对绵阳一些公共场所的消防产品做检查。
公共场所消防产品,泛指灭火器、防火门、应急灯具、室内消火栓等物品。对于这类物品,市民没有专业鉴别能力,常常产生“可不可靠”的疑问。
在园艺山九洲大道上的一家酒店内,执法人员随机抽出了一个干灭火器,现场向记者展示了两种检查方式。
“一种是看外观,在保险插销和压力表显示正常的情况下,看软管是不是达到规定长度或者过保、更换填充物等等。另一种是扫描瓶身二维码(身份证),看信息和资料是否匹配。” 绵阳科技城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中级专业方面技术职务张耀文说。
针对消防栓里的器材设备,执法人员则经过测量长度和“摔落”的方式,测试其是否达标。
“水带的材质、长度在达标的情况下,还要将水枪从两米高的地方反复跌落,看是否变形或者出现裂纹。因为水枪质量不达标,水就无法正常喷出,水压达不到灭火效果。” 执法人员介绍。
可当执法人员来到该酒店的微型消防站时,却发现持证值守人员仅有一位。根据相关规定,必须两人在岗。
“自动报警控制管理系统发现隐患,需要一人去现场巡逻检查,如果仅有一人,就会出现空档期,控制室无人值守。”执法人员要求该酒店立即整改。
执法人员坦言,近些年个别公共场所负责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,日常监管自我放松,加上消费者的不在意不过问,使得安全风险隐患长时间存在。
为了尽可能消除这一些安全风险隐患,提醒负责人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,接下来,我市消防部门还将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,确保市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“不定期突查,有隐患要整改或者处罚,使得这些负责人不敢敷衍、不敢走形式,时刻盯紧他们。”张耀文说。
下午,我市消防部门还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国泰、龙威等消防产品销售点开展了实地检查。